人民网·天津视窗9月12日电:普通盲杖只能让盲人注意到路面上的危险,却无法照顾到上半身。日前,经市民王春宝先生妙手改造,一种可以保护盲人面部的新型拐杖诞生,并为残奥会献礼。
痛苦感同身受
在位于北辰区龙岩道瑞益园小区的家里,记者见到了年届花甲的王春宝老人。老人一见到记者,就迫不及待地讲述起他制作该新型盲杖的原因。王大爷今年62岁,退休前是天津市机械施工公司的工作人员,平日里就十分喜欢发明创造。多年前,厂里的马路边上停着两辆8吨黄河大卡车,车厢离底下的车轮距离有1米多;一个盲人拄着盲杖试探着前行,但是在盲杖碰触到车胎之前,脸就先磕到车厢上,被撞得满脸是血。王大爷说,这么多年过去了,盲人受伤后痛苦的样子一直印在他的脑海里。
新型盲杖诞生
在那之后,他一直苦心思考。盲杖的使用原理就是盲人利用其碰触地面,然后察觉前方是否有障碍物。如此一来,只有地面上有障碍物的时候,盲人才能感知到,而对于一些悬空的障碍,则毫无办法。普通盲杖对于盲人上半身,特别是脸部,一点儿保护都没有。
前几天,老人终于把新型盲杖研制出来。他在传统盲杖的上半部安装了一个类似电视天线的拉杆,可以折叠。这根拉杆可以比传统盲杖更早地碰触到悬空的障碍物,防止盲人上半身因碰撞而受到伤害。此外,拉杆的顶端还系着一个小铃铛,这样既能引起他人注意,也能在碰到障碍物时发出声响,更早地提醒盲人。
为助残事业尽力
王大爷说,“看不到这个世界的样子,是份难以承受的痛苦。”他发自内心想为盲人做点儿事,这种新型盲杖就当作为残奥会献礼。同时,它也代表着一份心愿,祝福盲人的生活能充满光明。
采访结束后,记者看到盲杖上鲜艳的一排红笔字,“预祝残奥会圆满成功,愿世界残疾朋友吉祥。”(韩帅 李婷 袁晓峰)